中国居民在当前监管环境下仍可通过特定渠道购买狗狗币,但需明确其法律风险与操作边界。尽管中国自2021年起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所运营及挖矿行为,个人持有和交易数字货币本身未被法律明文禁止,这为投资者保留了有限的操作空间。实际操作中需严格区分持有行为与违规经营活动的法律界限,任何交易行为均不得涉及人民币与加密货币的直接兑换。

国际合规交易所是主流购买渠道,用户可通过完成境外平台(如Binance、Coinbase等)的KYC认证后用法币或比特币兑换狗狗币。点对点(P2P)平台作为补充渠道,允许买卖双方通过LocalBitcoins等平台协商交易,但该模式需警惕交易对手风险。无论采用何种渠道,投资者必须使用非中国大陆手机号及身份信息注册,且资金往来需通过境外银行账户或数字钱包完成。

具体操作需遵循四步流程:选择持有合规牌照的国际交易所注册;完成高级别身份认证;通过银行转账或信用卡购入稳定币;最后在交易区兑换狗狗币。交易完成后应立即将资产转至非托管钱包(如Trust Wallet),避免长期滞留交易所。所有操作环节均不得出现人民币计价或结算,否则将触碰监管红线。
法律层面需清醒认识到三个关键点:中国未承认任何加密货币的货币属性,狗狗币交易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;个人交易收益需自主申报境外所得税,隐瞒可能触发税务稽查;监管部门严禁金融机构为加密货币交易提供清算、结算服务。2024年监管部门重申,任何形式的加密货币推广、代投行为均属非法金融活动。

投资者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。优先选择持有欧盟MiCA牌照、美国MSB许可等合规资质的交易所,定期审查平台安全审计报告。建议采用交易所+硬件钱包的双层存储方案,单笔交易金额不超过流动资产5%。同时密切关注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更新,防范政策变动引发的流动性风险。
